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三个定位”“三个转变”“四个统筹”,聚力“六稳”“六保”“三促”,经济运行呈现“全面恢复、稳步回升、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3443.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4%,二季度增长5.9%,三季度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0.71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252.06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1860.48亿元,增长1.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9.6:36.4:54。
一、农业生产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44.68亿元、增长3.3%。其中,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分别增长2.9%、增长7.7%、增长5.2%、下降10.5%和增长7%。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54.8万亩、总产量554.3万吨,分别增长1.8%和3.8%;瓜果类播种面积24.2万亩、总产量90.1万吨,分别增长1.9%和1.7%。
二、工业、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6.1%,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完成产值2699.2亿元、增长8.7%,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长6.8个百分点。其中,农副食品产业完成产值664.6亿元、同比增长15.5%,机械产业完成产值361亿元、同比增长19.7%,木业产业完成产值439.3亿元、同比增长14.6%,化工产业完成产值336.5亿元、同比下降2.8%、医药产业完成产值149.5亿元、同比下降16.6%,冶金产业完成产值458.6亿元、同比增长5.8%,建材产业完成产值212.3亿元、同比增长14.9%,纺织服装产业完成产值77.5亿元、同比下降2.5%。
全市共有555家企业产值超过亿元,完成产值2473.1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产值过5亿元企业达102家,完成产值1591.5亿元、同比增长5.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84.8亿元、增长0.9%,利润总额138.4亿元、增长34.1%。
全市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523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75亿元、增长1.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164.3万平方米、建筑竣工面积1174.9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招商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增幅比上半年提高2.6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2%,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1.5:36.6:61.9。全市工业投资增长16%,占全部投资的36.7%、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7.7%,占工业投资的54.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8%。1111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39.6%,完成投资增长21.3%。全市民间投资下降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6%。在建亿元以上项目951个、同比增加203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99个、同比增加133个,完成投资增长12.9%。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450.3亿元、增长7%,新开工面积1285.5万平方米、增长7%。商品房销售面积978.9万平方米、增长13.8%,销售额720.9亿元、增长26.5%。
全市共引建招商引资项目882个,到位市外资金834.5亿元。
四、国内贸易和临沂商城
全市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761.1亿元、下降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9个百分点。从季度看,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内首次转正、增长3.2%,增幅分别比一季度、二季度提高20.2个和10.4个百分点。从城乡看,城镇和乡村市场零售额分别下降6.5%和4.8%,分别比上半年收窄6.8和3.2个百分点;从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615.6亿元,下降5.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5.5亿元,下降13.4%,消费需求稳步回升,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降幅分别比上半年收窄6.3和3.7个百分点。从商品看,限额以上粮油类、蔬菜类和肉禽蛋类商品分别增长17.8%、19.4%和66%;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文化办公用品等消费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1%、39.1%和96%。
全市举办各类会展活动92个,展位数5.42万个,参展企业1.86万家,展出总面积110.6万平方米。临沂商城实现网络零售额187.2亿元、同比增长12.1%,完成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32.68亿美元、同比增长66%。
五、财税、金融、保险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9.2亿元、增长3.2%,增幅比上半年提高3个百分点;税收收入230.1亿元、下降1.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2.4%;增值税和土地增值税分别下降2.3%和9.8%,企业所得税增长2.8%。非税收入49.1亿元、增长30.3%。税务部门收入合计494.1亿元、下降1.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个百分点。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95.2亿元、增长11.6%,增幅环比1-8月提高4.2个百分点,各级民生支出474.6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80%。
截至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8096.1亿元、比年初增加1037.8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840.3亿元、比年初增加355.7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871.7亿元、比年初增加955.4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3002.6亿元、比年初增加297.5亿元。
全市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财产险公司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11.3%,人身险公司收入163.7亿元,同比增长8%,赔付支出66.1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财产险公司赔付支出41.3亿元,同比增长20%,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24.8亿元,同比增长9.1%。
六、居民生活、就业社会保障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08元、增长3.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39元、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59元、增长4.5%,增幅分别比上半年提高1.9个和3.2个百分点。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8214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971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48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7%,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
全市各项社会保险费共收缴83亿元,支出14亿元。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8万人、32.5万人、71.4万人、108.1万人和551.2万人。
七、安全生产、生态环境
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34起,死亡27人,同比分别下降32%和42%。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7,同比改善17.8%。PM2.5、PM10、SO2、NO2浓度同比分别改善20.4%、22.9%、33.3%、22.2%。优良天数174天,优良率为64.2%,同比增加11.5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4天,同比减少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