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扎实推进,主要经济指标延续恢复向好势头,积极变化不断累积。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2173.8亿元,增长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2.4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800.2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1171.2亿元,下降1.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9.3:36.8:53.9。
一、农业生产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5.1亿元、增长2.1%。其中,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分别增长3.1%、增长7.6%、增长1%、下降15.1%和增长9.4%。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18.5万亩、总产量403万吨,分别增长2.2%和4.3%;瓜果类播种面积15.7万亩、总产量57.8万吨,分别增长4.6%和2.6%。
二、工业、建筑业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8%。八大传统优势产业完成产值1736.7亿元、增长5.5%,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长4.3个百分点。其中,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业产值418.3亿元、增长16.78%,机械行业产值244.2亿元、增长12.7%,木业行业产值273.5亿元、增长3.5%,化工行业产值221.3亿元、下降0.2%,医药行业产值94.1亿元、下降17.0%,冶金行业产值306.9亿元、增长0.1%,建材行业产值131.9亿元、增长12.8%,纺织服装行业产值46.5亿元、下降5.8%。骨干企业拉动明显,产值过亿元企业341家,完成产值1419.8亿元、增长5.3%,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幅3.4个百分点;产值过5亿元企业63家,完成产值877.1亿元、增长2.3%。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19.8亿元、下降3.5%,利润76.1亿元、下降2.7%。
全市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513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3.6亿元、增长0.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435.2万平方米、建筑竣工面积645.5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招商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1.6:38.6:59.8。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快于全部投资5.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投资增长7.8%,占全部投资的38.6%、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7%,占工业投资的55.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7.2%。800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23%,完成投资增长7.6%。全市民间投资下降3.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在建亿元以上项目810个、同比增加141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82个、同比增加86个,完成投资下降4.4%。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80.8亿元、增长1.7%,新开工面积844.1万平方米、增长0.9%。商品房销售面积571.8万平方米、下降0.1%,销售额406.8亿元、增长7.9%。
全市共引建招商引资项目602个,到位市外资金520.4亿元。
四、内外贸易和临沂商城
全市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103.2亿元、下降11.9%。从区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795.4亿元、下降13.3%,乡村实现零售额307.8亿元、下降8%。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22.8亿元、下降12.5%,零售业零售额903亿元、下降11.4%,住宿业零售额6.7亿元、下降18.5%,餐饮业零售额70.7亿元、下降17%。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405.3亿元、增长13.8%,其中出口总额333.6亿元、增长11.5%,进口总额71.7亿元、增长26.1%。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106.3亿元、增长26.6%。新备案外资项目52家,实际使用外资1.82亿美元,同比增长705.2%。10家企业实现对外投资,实际对外投资8703.4万元、下降53.3%。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155.92亿元,同比增长6.85%;举办各类会展活动30个,展位数1.96万个,参展企业5520家,展出总面积39.2万平方米。
临沂商城网络零售额115.2亿元,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额14.93亿美元,同比增长21.0%。
五、财税、金融、保险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6.8亿元、增长0.2%,税收收入155.7亿元、下降6.1%,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9.1%;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分别下降7.9%、0.9%和19.2%。非税收入41.1亿元、增长34.5%。税务部门收入合计338.4亿元、下降6.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6亿元、增长2.3%,各级民生支出301.4亿元、增长0.12%,占全市财政支出的80.2%。
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7998.9亿元,比年初增加940.5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799.4亿元,比年初增加314.8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638.5亿元,比年初增加722.2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2989.7亿元,比年初增加284.6亿元。
全市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75.3亿元、增长9.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1亿元、增长9.7%,人身险保费收入124.3亿元、增长9.6%。支付各项赔款40.9亿元、增长7.6%。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24.3亿元、增长8.4%,人身险业务赔付16.7亿元、增长7.5%。
六、居民生活、就业社会保障
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51元、增长1.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22元、增长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26元、增长1.3%。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4.5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41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66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8%,控制在计划目标之内。
全市各项社会保险费共收缴51.11亿元,支出85.68亿元。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4.8万人、32.5万人、70.2万人、107.4万人和549.3万人。
七、安全生产、生态环境
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3起,死亡23人,同比分别下降25.8%,30.3%。
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28,同比改善21.4%,PM2.5、PM10、氮氧化物、SO2浓度同比分别改善25.0%、26.8%、26.8%、36.8%。考核全市的13个国省控断面考核指标均值全部达标,36个市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93.5%,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指标全部达标。